中 文 版 英 文 版 网站地图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公司简介 功能平台 技术服务 生产力促进中心 人才招聘 中科论坛
路甬祥点评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两院院士评选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已有多年,在社会上有巨大反响,但也有一些不同意见。我们也不以为评选出的项目就一定是当年世界及中国国内最重要的科技进展。科学本身的价值,需要科学界共同评价,更需要历史来评价。但是,科学知识需要传播,科学精神需要弘扬,每年进行科技进展方面的评价,而且向公众发布,从总体上看有利于公众更多地关注科学、了解科学、理解科学,从而更加重视科学、支持科学,总体上其社会效果还是积极的、正面的。所以,我们继续支持每年一度由院士们共同参与的世界和中国科技进展新闻评选。

    下面我着重点评2004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第一,宇宙探索始终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方面,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命题。受技术水平限制,人们过去只能在地面上观察浩瀚的宇宙;航天技术发展后,才有可能在空间站或通过空间望远镜对宇宙进行全天候观测或者微细结构的专题研究。不过,我们要了解火星上有没有水、土星光带的物质构成和内部结构,必须进行着陆取样或轨道上的实地观测。
   
    这次入选的相关项目,标志着人们对宇宙的勘测已从近地空间逐步向深远空间发展,从远距观测阶段逐步发展到对太阳系其它天体的实地探测阶段。19世纪末俄国“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躺在摇篮里。”我认为2004年宇宙探测方面的成就,是人类100多年来探索宇宙的雄心壮志的继续,这个探索不仅为我们带来宇宙成因、结构、演化方面的新知识,而且可能发现宇宙中其它存在生命生存发展演化的环境,这非常有意义。
   
    探索宇宙空间同样有技术意义。大家知道发射地球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已经需要很高、很综合的技术,而要到深空进行探测,对其技术的要求更可想而知。比如这里提到的“勇气”号与“机遇”号,据航天专家介绍,从发射火箭、飞船到探测器抵达火星最后返回,一去一来就要两年多时间,其中碰到的环境问题、技术问题可以想见。所以,火星探测必然会带动飞行器设计、传感器设计、远距离信息传输、安全保障等许多方面的发展。
   
    另外,土星轨道离地球距离更远,“卡西尼”号1997年10月发射升空,到今年进入土星轨道用了7年时间。这是一个非常宏伟的计划,是一个需要坚定信念的计划,也是一个需要孜孜不倦、不断努力的计划。我想院士们选这一项,不仅因为它的重要科学、技术价值和很高的前沿探索意义,同时也因为它蕴含着人类科学探索的精神。
   
    第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项目中,有两个生命科学与医学方面的项目。一项是美、韩科学家首次利用克隆技术获得人类胚胎干细胞,我想这非常了不起,有可能为人类自身的克隆治疗带来福音。当然我们也要防止克隆技术被滥用,损害人类的伦理道德与尊严。这是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过我想科学和技术带来新的伦理挑战,也一定会在科学家和人类的良知面前最终得到合理的解决。
   
    另一项是法国科学家成功地在兔子身上获得了可阻止多种艾滋病病毒入侵的抗体。艾滋病成为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至少已有近二十年时间,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非常有效的预防办法和特效治疗药物。现在发现的这种新办法,是从分子层面理解艾滋病感染致病的基础,也是从分子层面寻找免疫和防治办法的基础。(下转A3版)(上接A1版)这是科学认知事物本质、科学造福人类、化解疾病对人类的侵害非常好的例证。这提醒我们要重视基础研究,重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工作,为人类健康,为高质量的、“生态友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乃至为迎接生物经济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
   
    第三,“日本开发出世界最快的光通信技术”的入选,体现了院士对信息技术的关注。信息技术中的一个热点,是继续提高通信传输的速率和频宽,因为这决定了信息传递的速率和容量。我相信院士们关注的信息技术进展,还包括信息安全、智能网络问题等,但仅就通信来说,拥有更高的速率、更高的频宽,就意味着拥有更大的容量、更高的效率。我认为要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没有频宽和传输速率作为基础也是很困难的事,因为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必须以牺牲一定的频宽和效率为基础。从这个角度看,这项进步对提高信息安全也很重要。
   
    有人认为,当代IT技术的重心已从硬件逐步转向软件,我表示部分赞同。但现在这个案例说明,硬件发展与软件发展是相辅相成、平行进行的。我相信在IT的发展过程中,作为IT的物质基础,硬件方面还可能出现目前暂时还不可预见的进展,因为现在的IT技术还仅处在亚微米阶段,而人们已开始讨论纳米电子学、量子电子学了。所以,作为中国科学家,我们既要发挥自身优势,投身于先进软件的开发,同时也要选择正确的切入点,在硬件创新方面迎头赶上。
   
    第四,就“利用核反应堆大规模制氢”一项,我认为在石油、天然气价格上涨且储存有限,世界普遍感到能源紧张的情况下,美国进行了以摆脱现阶段能源消费结构缺陷为目的的战略性调整,进行了用核反应堆大规模制氢的研究。我国院士对这一研究给予充分关注,是由于氢能可能是替代石油、天然气,成为车辆等移动装置的一个最好的能源选择——它燃烧做功后产生的是水,完全没有污染,基本没有二氧化碳排放。
   
     氢能的获得,以及燃料电池和燃氢发动机的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科学家也应给予充分关注。记得我们在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专题战略研究的时候,也曾把氢能及燃料电池研究发展作为关注重点之一,所以这个项目被选上,我觉得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它采用的不是“用核电来电解水”的办法,而是采用新的“高温制氢”技术路线,我相信其中可能会用到化学方法。
   
    第五,今年入选的“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有两项是关于科学家在分子、原子尺度上对物质进行探测与控制,包括美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单个电子,以及以色列、美国科学家制成能够停止或者暂停的分子马达。这两个项目的当选,说明当前科技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向微纳米、分子、原子尺度方向进军,探测和控制它们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这两个项目的进展,有可能带来医学、IT技术,乃至其它方面应用的革命性进展和变革。
   
    在观测到单个电子的实验中,美国科学家不满足于用买来的核磁共振仪做常规的成像实验,而是在核磁共振仪上加了自己创新的装置——微型悬梁,用以探测单个电子的振动。这说明虽然科学进步是高技术发展的源泉,但当代科学研究同样要依赖高技术所提供的手段和方法。我认为我国科技界在重视科学的同时,更要重视技术的发展,而且要自觉地把两者结合起来,互相尊重,共同合作。 
   
    第六,院士们投票评选出“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说明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们的理念和科学价值观。他们不仅重视认识客观世界,同样重视用科技造福人类,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可以看到,当选的这些项目中,只有深空探测等3项与当前人类生存发展关系不很紧密,但它表达了人类的求知欲和对了解宇宙的追求,从长远来看,它们也会对人类的知识积累、哲学思想乃至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至于其它的项目,更是无一不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作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一员,我完全认同两院院士共同的理念——科学的价值,在于认知客观规律、求索客观真理,同时也在于遵循科学规律、应用科学规律造福人类,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1997-2008 版权所有
Add: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金鸡湖大道1355号国际科技园一期6栋162
Tel:86-512-62889000 Fax:86-512-62889111 E-mail:szicc@szicc.com.cn